《美德发布量子科技联合声明 构建全球 QIST 合作新范式》

2025-06-19全球技术地图

每日科技网

  全球技术地图 2024 年 5 月 24 日讯) 美国国务院 5 月 22 日宣布,美国与德国就量子信息科学技术(QIST)合作发表联合声明,确立了两国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量子传感等前沿领域的协同发展框架。这份声明不仅标志着跨大西洋科技合作进入新阶段,更构建了全球量子技术研发的 "标准 - 市场 - 人才" 三位一体合作范式。

  一、战略合作框架解析

  1. 核心合作领域

  量子计算:重点攻关纠错码算法与拓扑量子比特技术

  量子网络:联合开发基于光纤与卫星的星地一体通信系统

  量子传感:聚焦原子磁强计与超冷原子干涉仪应用

  2. 五大行动支柱

  

维度 具体举措
科研协同 建立跨大西洋量子科研社区,每年举办 3 次联合学术峰会
资源共享 开放 20 个实验室(如美国 IBM 量子计算中心、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标准共建 制定量子芯片接口、量子密钥分发等 12 项技术标准
产业赋能 设立 5 亿美元联合基金支持中小企业量子技术商业化
人才培养 启动 "量子青年学者计划",提供 200 个联合培养名额

 

  二、技术互补性分析

  1. 美国优势领域

  量子计算:IBM 的 127 量子比特处理器、谷歌的量子退火技术

  卫星通信:DARPA 的 "量子卫星网络" 项目(计划 2026 年部署)

  2. 德国技术特色

  量子传感: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研发的原子重力仪(精度达 10^-11g)

  光纤网络:西门子开发的城际量子通信干线(柏林 - 汉堡段误码率 < 10^-9)

  三、全球市场战略布局

  1. 供应链建设

  联合认证 30 家核心供应商(覆盖量子点材料、稀释制冷机等关键部件)

  建立量子技术出口白名单制度,简化盟友间技术转移流程

  2. 商业化路径

  2025 年推出首批联合研发产品:

  便携式量子磁力仪(用于油气勘探,检测精度提升 40%)

  城域量子加密路由器(支持 10Gbps 数据传输)

  四、科研资源整合案例

  1. 基础设施共享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放 "量子计算云平台",德国科研团队可远程调用 64 量子比特系统

  德国慕尼黑量子谷提供超洁净实验室,支持美国企业开展量子芯片封装测试

  2. 数据互通机制

  共建跨大西洋量子数据库(已收录 150 万组量子纠缠实验数据)

  开发量子算法开源平台,累计吸引全球 5000 + 开发者贡献代码

  五、国际影响与行业反馈

  1. 战略意义

  形成对中国、欧盟的技术竞争均势(中国已建成 2000 公里量子通信干线)

  为 AUKUS 等联盟提供量子合作模板

  2. 企业响应

  IBM 宣布在德国设立量子计算应用中心,投资 2 亿欧元

  西门子与 IBM 合作开发量子安全工业控制系统,预计 2026 年商用

  六、未来实施路线图

  

时间节点 关键目标
2024Q3 完成量子技术标准初稿制定
2025Q1 启动联合实验室(位于波士顿 - 慕尼黑双总部)
2026Q2 实现跨大西洋量子密钥分发(纽约 - 柏林链路)
2027 建成全球量子技术认证体系(覆盖设备、软件、服务全链条)

 

  七、深度观察:量子科技合作的范式创新

  这份联合声明的突破性在于:

  治理模式创新:摒弃传统技术封锁策略,采用 "标准共建 + 市场共享" 的合作范式

  风险共担机制:建立量子技术研发失败风险共担基金(初始规模 1 亿美元)

  伦理框架先行:同步发布《量子科技研发伦理指南》,规范 AI 量子算法应用

  正如德国教研部部长所言:"在量子科技这场百年竞赛中,美德合作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要重塑全球创新治理的底层逻辑。" 随着这份声明的落地,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格局将从 "单极突破" 转向 "集团化协作",而其构建的合作范式也将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4 newsk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86997号-6

科技相关活动邀约:10698235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