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回应控股股东更名风波:上市公司品牌及股票简称均不改变》
2025-06-25每日科技网
2025-06-25每日科技网
一、官方澄清:控股股东更名不涉及上市公司主体
6 月 24 日,长安汽车就控股股东更名引发的市场猜测作出明确回应: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名称变更,既非长安汽车品牌更名,亦非未来新央企的命名。长安汽车方面强调,该股东核心业务聚焦汽车零部件板块,目前持有上市公司 17.99% 股权,相关变更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
6 月 23 日晚间,长安汽车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工商变更细节: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60.92 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汽车发动机、光学电子设备等领域。该变更不涉及持股比例调整,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二、更名背景: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改革的延续
此次更名是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改革的后续动作。根据早前公告,国务院已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将组建为独立央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原集团其余股权将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针对市场关注的 "长安汽车是否会更名为中国长安" 的疑问,公司证券办明确回应:"上市公司品牌及股票简称不会改变"。长安汽车作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拥有 162 年历史,目前构建了长安品牌、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产品矩阵,2024 年境外销量同比增长 49.8% 至 53.62 万辆,新能源转型战略清晰。
三、"辰致" 命名的历史脉络与业务布局
"辰致" 并非新创名称,而是长安汽车集团内部长期使用的业务品牌:
技术布局溯源:2005 年成立的辰致(重庆)制动系统公司,是该命名的应用;2022 年成立的辰致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线控底盘技术,已申请专利 242 项;
产业链延伸:2024 年以来,辰致系企业加速落地,包括智能悬架、循环科技、轻量化科技等公司,业务覆盖底盘系统、零部件回收、材料工程等领域;
新央企规划:内部人士透露,新央企注册工作仍在推进,未来长安汽车与辰致科技可能作为独立主体,共同归属新央企管理。
四、市场影响与战略延续性
1. 生产经营不受冲击
长安汽车强调,控股股东更名不涉及股权结构变动,2024 年公司境内外生产基地(14 个制造基地 / 34 个工厂)运营正常,全年新能源产品投放计划(7 款全新车型)按原规划推进。
2. 全球化战略持续深化
年报显示,2024 年长安汽车境外销量增速近 50%,2025 年将秉持 "增存量、抢增量" 策略,加速东南亚、欧洲市场布局。更名事件不会改变公司向 "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转型的战略方向。
五、行业观察:汽车央企改革的典型样本
此次更名事件折射出汽车央企改革的三大特征:
专业化整合:通过业务拆分实现汽车板块独立运营,类似中国星网、中国物流集团的组建逻辑;
品牌矩阵优化:长安汽车保留历史品牌,辰致系聚焦零部件技术,形成 "整车 + 核心部件" 的协同架构;
技术自主导向:辰致科技 242 项专利布局,显示新央企将强化底盘、智能化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六、投资者关系解读
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进一步说明:
股权稳定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17.99% 不变,近三年无减持计划;
信息披露:新央企注册完成后将及时公告,目前不影响财报合并范围;
市场预期:机构研报指出,更名事件属于集团层面调整,对上市公司估值体系无实质影响,维持 "买入" 评级。
结语:改革浪潮中的品牌定力
从 "中国长安" 到 "辰致科技" 的名称变更,本质是汽车央企在专业化整合背景下的结构性调整。长安汽车通过官方澄清,既消除了市场对品牌变更的疑虑,也展现了其在改革进程中的战略定力。随着新央企注册工作的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的 "国家队" 将以更清晰的业务架构,迎接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