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23个国际、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组织代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了会议,谈到了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科学防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
科协主席万钢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视频致辞。大会支持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发展中国家科学院代表向大会致贺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马来西亚科学院CEO哈扎米·哈比卜和以色列工程师、建筑师和技术科学毕业生协会董事会主席埃胡德·梅尼帕斯、中国科学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等中外着名科学家主旨报告。大会开幕式和主题报告由中国科学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主持。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更大范围、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强调中国
科技界更积极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新冠肺炎流行的世界性流行再次证明,人类是相互依赖、休戚与共同的命运共同体,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公众科学素质的基础支持作用。他提出,国际科学技术共同体应坚持多边交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携手推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提高,为疫情对策和经济复苏不懈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美好世界贡献力量。
怀进鹏回顾了许多科学技术人员实践了伟大的防疫精神,投身于科学技术的防疫,在医疗救治、诊断检查、药物和疫苗开发、科学普及和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创新了成功的奋斗历史,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界贯彻习近平主席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贺信、科学技术界代表重要的回信精神,致力于科学技术中国、科学技术中国、智汇中国公共服务产品,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的生动实践。他提议秉持开放、信赖、协作、共赢的理念,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题,推动全球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
围绕科学防控与跨界合作,张伯礼院士以中医药疫情防控的丰富经验、系统理论和实际效果为世界诠释了中医药如何发挥重大作用,点亮中国疫情防控方案的过程。莱维特教授特别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对新冠疫情防控实践的极端重要性。哈扎米·哈比卜总裁分享了马来西亚对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的重视,依靠科学进行疫情对策的重要经验。埃胡德·梅尼帕斯主席描绘了新冠肺炎流行后世界发展的新常态场景,以及如何帮助决策者、政府和企业等应对变化,通过科学技术取得了创新和成长。
在多边对话环节,相关
科技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科学预防新冠肺炎流行、科学普及服务社会管理、保障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等话题展开了联系讨论,共享了
科技组织、科学传播团体在世界流行预防管理中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与现场观众交流。
世界公共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由中国科学协会主办,大会设立了提高科学素质,应对世界挑战电视论坛、公共科学素质和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世界,共建未来、面向2035年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公共科学素质和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新形势下科学中心的服务和发展5个专题论坛,分别由中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协会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承办,从11月18日到12月8日陆续召开。大会采用在线和在线相结合的方式,配合现场同声传译,开幕式和主题报告通过电视和网络转播,向世界传达科学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