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科普志愿服务创新实践:构建 "云端 + 社区 + 产业" 三维科普生态》
2025-06-27 09:56:21每日科技网
2025-06-27 09:56:21每日科技网
一、科技周全景:三维科普生态的沈阳实践
在 2022 年全国科技周期间,沈阳市通过 "航天科技进社区、低碳理念入万家、数字技术助农耕、园林科普惠民生" 四大板块,构建起覆盖城市各维度的科普志愿服务网络。数据显示,本次活动累计开展线下活动 23 场、线上直播 7 场,覆盖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农户等群体超 3.2 万人次,形成 "专业机构主导、志愿者执行、全民参与" 的科普新范式。
二、航天科普:发动机里的爱国教育课
1. 社区科普的精准触达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吴大观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 606 所社区,实施 "三个一" 科普工程:
赠送 200 册《航空发动机图解手册》
开展 "动力加速度" 主题讲座
建立 "一对一" 阅读指导机制
2. 居民反馈数据
92% 参与者表示 "系统了解航空发动机原理"
87% 希望 "每月开展此类活动"
活动后社区图书馆航空类书籍借阅量增长 300%
三、低碳生活:社区科普的场景化创新
1. 翠塔社区的 "科普三式"
视觉式:12 块低碳生活展板巡回展出
互动式:发放《家庭节能手册》500 份
体验式:组织 "废旧物品改造" 工作坊
2. 科普成效评估
居民低碳知识知晓率提升 28%
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提高 15%
《沈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认知度达 91%
四、科技助农:数字技术的田间应用
1. 光辉街道的 "智慧农业" 课堂
技术落地:
农户反馈:预计亩均增产 15%,人力成本降低 20%
2. 线上普法创新
于洪区南阳湖街道通过 "三个一" 线上模式:
一场《科普法》直播解读
一个企业问题在线答疑平台
一套普法知识测试系统
实现辖区企业覆盖率
五、园林科普:标本园里的生态课堂
1. 园科院的四维科普体系
形式 | 内容要点 | 参与数据 |
---|---|---|
线下讲解 | 珍稀植物识别与养护 | 140 人次 / 5 场 |
青少年活动 | 生物多样性主题工作坊 | 80 名学生参与 |
线上直播 | 家庭园艺种植技术 | 累计观看 1.2 万人次 |
社区服务 | 带二维码植物标识牌悬挂 | 覆盖文萃社区 300 株植物 |
2. 创新亮点
二维码标识牌实现 "扫码即得" 植物档案
直播课程设置 "云答疑" 环节,互动率达 45%
六、科普生态:从活动到体系的升级路径
1. 沈阳模式的三大创新
资源整合:联合 12 家科研院所、8 个企业组建科普联盟
需求导向:活动前开展社区科普需求调研
效果追踪:建立科普活动评估反馈机制
2. 未来规划
建设 "沈阳科普云平台",整合线上资源
开发 "科普地图",标注全市科普服务点
培育 500 人专业科普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