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产业链:广东 "三个三" 科技帮扶体系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6-25 13:55:31每日科技网

  一、科技助农的广东范式:"三个三" 体系的底层逻辑

  在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的稻田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王瑞龙正指导农户调试 "稻鸭共作" 生态系统 —— 这套由他团队研发的种养模式,使当地水稻亩产提升 15%,鸭肉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典型代表,王瑞龙的实践折射出广东构建的 "三套模式、三个精准、三大服务" 科技帮扶体系的实效。截至 2023 年 9 月,广东已选派 2812 名科特派组成 901 个团队,实现对全省 901 个重点帮扶镇 "一对一" 覆盖,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 4700 项,培训农户 27 万人次,成为推动 "百千万工程" 的科技引擎。

  二、三个精准:靶向破解乡村产业痛点

  1. 需求精准对接

  潮州市饶平县吴园种养合作社的狮头鹅曾因疾病频发导致存活率不足 6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付晶带领团队驻点调研 3 个月,解剖病鹅 53 只,建立疾病数据库,最终研发出包含益生菌投喂、发酵床养殖等 4 套技术方案,使鹅苗存活率提升至 92%。更创新的是,团队将潮汕卤鹅工艺与科技养殖结合,开发出即食卤鹅产品,帮助合作社年增收 500 万元。这种 "田间问诊 - 实验室研发 - 产业转化" 的闭环,正是 "精准把脉" 的生动实践。

  2. 人才精准匹配

  针对湛江徐闻菠萝产业深加工不足的问题,广东省农科院特派员李颖团队联合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组建包含食品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的 7 人专家组。他们不仅研发出菠萝蛋白酶提取技术,还培育出掌握酶解工艺的 12 名 "土专家",使当地菠萝加工转化率从 30% 提升至 65%。这种 "学科集群 + 产业需求" 的人才匹配机制,确保每个帮扶镇都有 "带不走的技术团队"。

  3. 技术精准落地

  在梅州金柚主产区,特派员陈厚彬团队发现传统种植存在 "大小年" 现象(产量波动超 40%)。团队引入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并改良,开发出适合山地果园的滴灌系统,配合花芽分化调控技术,使金柚连续 4 年稳产,单价从 3 元 / 斤提升至 8 元 / 斤。这种 "引进 - 消化 - 创新" 的技术落地路径,成为广东科技帮扶的标准范式。

  三、三大服务:构建全链条科技支撑体系

  1. 技术攻关服务

  案例:荔枝产业 "大小年" 是全球难题,广东省农科院特派员团队筛选出 "仙进奉"" 凤山红灯笼 "等稳产品种,搭配控梢促花技术,使广东荔枝连续 4 年迎来" 中大年 ",2023 年总产量突破 140 万吨,创历史新高。

  机制:建立 "产业需求库 - 科研项目库 - 成果转化库" 三库联动机制,2023 年立项的 127 个农业科技项目中,83% 来自特派员收集的田间问题。

  2. 成果转化服务

  在韶关仁化县,特派员刘凡团队将广东药科大学研发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技术转化为生产线,带动当地 132 户农户种植标准化石斛基地 2000 亩,产品打入香港高端保健品市场,年产值达 1.2 亿元。这种 "高校研发 + 特派员转化 + 农户种植" 的模式,使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 50%。

  3. 指导培训服务

  王瑞龙在涧头镇创建的 "永根科技站",每月开展 "田间课堂",采用 "理论授课 + 实操指导 + 线上答疑" 三维培训模式。数据显示,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农户,新技术应用率达 89%,较传统农户增收 37%。广东还开发出 "农技耘"APP,整合 2812 名特派员资源,实现 "农户线上提问 - 专家 48 小时内响应" 的智能服务。

  四、三套模式:创新科技帮扶组织架构

  1. 横向联动模式

  省科技厅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 23 家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 4 次对接会,解决特派员选派、项目支持等问题。2023 年通过该机制,促成 17 个高校团队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实验室。

  2. 纵向协同模式

  构建 "省 - 市 - 县 - 镇" 四级科技帮扶网络,省级负责政策设计与资源调配,市级统筹特派员管理,县级建立技术推广中心,镇级设立特派员工作站。这种垂直管理体系,使科技帮扶政策落地效率提升 40%。

  3. 驻镇统管模式

  每个帮扶镇成立由特派员、镇政府、企业组成的三方协调小组,实行 "周调度、月总结、季考核"。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该模式推动特派员与当地文旅企业合作,开发出瑶族药浴系列产品,带动 3 个村集体年收入超 200 万元。

  五、百千万工程中的科技变量

  当科特派的技术红利持续释放,广东乡村正发生深层次变革:

  产业维度:荔枝、狮头鹅、金柚等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形成 "品种改良 - 精深加工 - 品牌营销" 的完整产业链,附加值平均提升 2.3 倍

  人才维度:培养出 5.7 万名 "懂技术、会经营" 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中 12% 成长为合作社带头人

  治理维度:特派员参与制定的 136 项农业地方标准,成为乡村产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表示,未来将深化 "县镇村发榜 + 地市组队 + 省级支持" 的选派机制,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效能。从涧头镇的稻鸭共作,到饶平的狮头鹅养殖,广东正用科技画笔,在 "百千万工程" 的画卷上描绘出产业兴旺的鲜明底色。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4 newsk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86997号-6

科技相关活动邀约:10698235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