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中东欧现代农业科教联盟 2025 年会开幕:数字农业平台启动 发布 AI 农业合作倡议》
2025-06-30每日科技网
2025-06-30每日科技网
一、年会概况:聚焦科产教融合的国际合作盛会
6 月 29 日,中国 — 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 2025 年年会在保加利亚索非亚开幕。本届年会以 "深化科产教融合,共谋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吸引了中国与中东欧 16 国的政府官员、高校学者、企业代表共 300 余人参会。保加利亚农业和食品部副部长洛扎娜・瓦西列娃、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敏等政要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欧洲和中亚地区副代表纳比尔・甘吉专程与会并发表战略演讲。
(一)联盟发展里程碑
自 2021 年成立以来,联盟成员从初始 32 家扩展至 65 家,覆盖中国与中东欧全部国家;
2024 年促成中保农业科技合作项目 12 个,技术转移金额达 1800 万欧元。
二、核心议程:数字农业与 AI 技术成合作焦点
(一)三大成果发布
中国 — 中东欧数字农业创新平台正式启动
平台整合山东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保加利亚农业科学院等 18 家机构资源;
首期建设 "农业大数据中心",计划收录中东欧国家 200 万公顷农田土壤数据。
《人工智能推动农业科技教育索非亚倡议》 发布
倡议提出建立 AI 农业教育联盟,2026 年前培训 500 名中东欧农业科技人才;
包含 "AI 作物病虫害识别"" 智能灌溉系统开发 " 等 6 大合作方向。
新成员吸纳
北马其顿阿尔忒可持续发展繁荣研究所加入,联盟中东欧成员增至 28 家。
(二)分论坛议题矩阵
论坛名称 | 核心研讨内容 | 成果输出 |
---|---|---|
国际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 | 农业装备联合研发 / 技术标准互认 | 签署 3 项产学研合作备忘录 |
人工智能与农业教育论坛 | AI 在农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 发布《农业 AI 教育课程开发指南》 |
数字农业平台研讨会 | 区块链农产品溯源 / 卫星遥感应用 | 确定 5 个跨境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
三、政要与专家观点集萃
(一)政策合作层面
瓦西列娃(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小麦单产达 3.8 吨 / 公顷,但冷链损耗率 25%,期待中国冷链技术帮助降低损耗。"
王敏(中国驻保代办):"中方愿分享杂交玉米育种技术,2025 年计划在中东欧推广种植 50 万公顷。"
(二)技术创新层面
甘吉(FAO):"中东欧农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中国 AI 农业机器人技术可使劳动效率提升 300%。"
冷畅俭(联盟秘书长):"山东农业大学研发的智能测土配方系统,已在波兰推广应用,使小麦增产 17%。"
四、联盟年度工作进展
(一)重点项目成效
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匈牙利德布勒森示范园:中国滴灌技术使当地玉米节水 40%;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示范园: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使产量提升 22%。
人才培训计划:
2024 年举办 12 期培训班,中东欧 1200 名农技人员接受中国农业技术培训;
保加利亚学员回国后推广 "小麦 - 玉米" 间作模式,农户年收入增加 3000 欧元 / 公顷。
(二)2025 年重点计划
技术转移:向中东欧输出智能农机装备 120 台套;
标准共建:联合制定《中东欧地区智慧农业技术规范》;
企业对接:组织 20 家中方农业企业赴中东欧开展技术路演。
五、合作领域深度解析
(一)优势互补领域
中国优势技术 | 中东欧需求场景 | 合作案例 |
---|---|---|
杂交玉米育种 |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粮食增产 | 中保合作培育的 "索菲亚 1 号" 玉米增产 15% |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 波兰、捷克设施农业升级 | 华沙智能温室项目使蔬菜产量提升 50%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匈牙利、斯洛伐克养殖污染治理 | 布达佩斯沼气工程年处理粪便 10 万吨 |
(二)新兴合作方向
垂直农业:与克罗地亚合作建设中东欧多层垂直农场,预计 2026 年投产;
太空农业:联合塞尔维亚开展微重力环境下作物栽培实验,种子已搭载神舟飞船完成太空育种。
六、未来展望:构建 "一带一路" 农业科技共同体
(一)三年规划目标
2026 年:联盟成员突破 100 家,建成 10 个跨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027 年:实现中国农业技术在中东欧覆盖率达 30%;
2028 年:建立 "中国 — 中东欧农业科技合作基金",规模达 1 亿欧元。
(二)潜在挑战
技术适配性:中东欧土壤类型与中国差异显著,需加强本地化研发;
政策协调:欧盟农业补贴政策与中国技术推广存在衔接障碍,需加强多边协商。